Friday, December 1, 2017

敦煌莫高窟与妙法莲华经的因缘

莫高窟第259窟-释迦多宝并坐说法像 ~《法华经》

多宝佛曾发愿每在诸佛宣说《法华经》时,宝塔从地踊出,慢慢上升,最后停住在虚空之中,为《法华经》的真实义作证明。过后,释迦牟尼佛进入多宝佛塔之中,同多宝佛共坐一座,谓之二佛并坐


1. 简介

✓ 简称为 《法华经》

✓ 全文共二十八品, 许多课本以于篇、章等语来划分文章内容,佛经以”品”作为分段或分类说明。汉译版本共有四种,其中以鸠摩罗什译本最为通行,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余字,收录于《大正藏》第9册,经号262。

✓ 说明众生皆有佛性,每人皆可成佛。包括曾经要陷害佛陀的提婆达多(代表恶人),及龙宫里八岁的小龙女(代表不限年岁或女性)。

✓ 主要讲述的是一佛乘思想,无论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最终皆归于一佛乘,融会三乘为一乘。

✓ 经中采用了很多比喻如:”法华七喻” 来加以说明,从而使抽象的佛理形象化,易于理解深奥的大乘教义。


常用名词
✻ 佛 - 佛教术语,意译为“觉者”,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圆满者。
✻ 声闻乘 - 即听闻佛声教,主修四圣谛(苦、集、灭、道),八正道。
✻ 缘觉乘 - 又称辟支佛乘、独觉乘,主修十二因缘觉真谛理。
     缘觉与声闻的合称为二乘,修行目标就是解脱生死流转之苦。
✻ 菩萨乘 - 又称大乘。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主修六度。
     三乘为菩萨乘、声闻乘、缘觉乘。
✻ 佛乘 – 或称一乘,包含菩萨乘+声闻乘+缘觉乘,三归于一。
✻ 授记 - 佛对于已发心的众生,预告其必将成佛者。 佛法的授记思惟,在于证实人人都能成佛,不论何人,如能修行佛道,便可根据各人的根性和修行的法门以及勤惰的立场而亲证成佛的时间及佛名号。



法华七喻
01. 火宅喻 - 出自第三品《譬喻品》
02. 穷子喻 - 出自第四品《信解品》
03. 药草喻 - 出自第五品《药草喻品》
04. 化城喻 - 出自第七品《化城喻品》
05. 衣珠喻 - 出自第八品《五百弟子受记品》
06. 髻珠喻 - 出自第十四品《安乐行品》
07. 良医喻 - 出自第十六品《如来寿量品》


火宅喻 莫高窟 -  第98窟 和 第61窟(3D) 南壁】

01. 火宅喻 > 出自第三品《譬喻品》
富豪长者有一大宅突然火烧起来,大宅内有孩子们玩乐嬉戏,于是长者再三好言相劝,但孩子们都不听他的话继续里面玩乐。于是长者想出一个办法,对孩子们喊到:“门外有羊车、鹿车和牛车,可供玩耍游戏”
这时孩子们才争先恐后地跑出火宅,当孩子们脱离了危险后,长者给每一位孩子一辆上等珍宝大车。这个事中的火,比喻五浊、八苦等。火宅如世间 (三界),众生贪图世间虚幻的快乐而不愿出离。羊车、鹿车和牛车比喻为三乘 (即声闻乘、缘觉乘及菩萨乘)、珍宝大车为一乘 (佛乘)。


穷子喻【莫高窟 - 第98窟】

02. 穷子喻 > 出自第四品《信解品》
某大富长者有一子,年幼舍父离家流浪在外,生活非常贫困。几十年后他流浪回到家乡但已认不出自己的家,而其父认出了儿子,于是叫他回家,但儿子以为长者要抓他,于是拔腿就跑了。长者巧设方便,使人请穷子来家里打杂做事,逐渐使其渐悟自己就是长者儿子并最终继承了家产。

经中的穷子喻三乘之人,长者喻为佛陀,佛陀巧设方便,让穷子从小乘修起,渐入大乘法门,最后将佛子带入大乘境界。

药草喻 【莫高窟 - 第23窟(3D) 北壁】 - 全景漫游

03. 药草喻 > 出自第五品《药草喻品》
在山川、河谷、大地所生长的各种树木及药草,种类繁多。下雨时,雨水平等均匀地滋润到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大地上所生长的各种树木和诸种药草却根据其根、茎、叶的大、中、小不同各自接受其所得份。虽是一云所雨,但各自都依其不同的品种特性而得以生长、开花、结果。此法雨即如一乘妙法,众生根据其各自的接受能力而进行不同层次的修行,如同药草树木各随其大小而接受不同的雨量,从而各自逐渐生长壮大。

化城喻 【莫高窟 - 第103窟(3D) 南壁 和 第217窟(3D) 南壁】 - 全景漫游

04. 化城喻 > 出自第七品《化城喻品》
有一队人从一长远险道前往去求宝,但是由于路途疲劳艰难,半路上大家起了懈怠后退的念头,要想返回,于是引队的导师只好以其方便权宜的神力,化出一个虚幻的城市让大家可以去休息,当大家在大城中休息而恢复精力后,导师便灭掉那座化城,对大家说:‘藏宝之处就在前方不远的地方。刚才只是虚幻化城,是为了能让你们从中休息以使继续前进罢了。

有如众生只听到唯一深奥的佛乘之法,可能会拂袖而去,既不想见佛,也不想亲近佛。所以,便以其方便权巧之力,为众生说二乘法的有余涅槃,以使修道上起懈退心、具有畏难情绪的众生能在中途暂时休息。此时再告知佛乘之法, 众生会觉得到快乐安稳的彼岸路程不会是很远。


衣珠喻 [莫高窟 - 第61窟(3D) 南壁 ]  - 全景漫游

05. 衣珠喻 > 自第八品《五百弟子受记品》
有人来到亲友家中,因喝酒而醉倒。这时亲友便以无价宝珠系在其衣服里面,送给其人。这人醉卧在地竟然一点都不知道。他后来游行到其他国家。为了衣食之需,到处求索,过得很是艰难,若是得到少许财物,便感到十分满足。后来,亲友再见到他时惊讶地说:“你怎么为了衣食竟然如此窘迫。我过去为了让你安乐,以无价宝珠,系在你的衣服里面,你竟然不知道。当他看到这宝珠后,内心充满欢喜,从此以后,他食受用舒适了。


如众生为世俗事务的衣食忙碌奔波,却不知心里早有佛陀赠与的宝珠 ,即一乘佛法。

髻珠喻 【莫高窟 - 第92窟】

06. 髻珠喻 > 出自第十四品《安乐行品》
有个力量强大的国王见到兵士前往讨伐他国立了战功,心生欢喜,论功行赏,给予田宅、或城邑、或种种金银珠宝等。但是,只有发髻中有一明珠,大王起初舍不得送人,但是,转轮圣王见到众兵士立如此大功,于是毫无吝啬地将发髻中的明珠赏赐将士。

这部《法华经》有如发髻中的明珠,居于所有佛经之首,就像力量强大的国王,长期守护着自己的明珠,如来佛小心守护,从不轻易显示,直到今天,才向你们宣说。

良医喻 [莫高窟 - 第106窟] 

07. 良医喻 出自第十六品《如来寿量品》
有一位良医,他有子女众多,当他从遥远的外国回到家中,发现这些儿子已经中了毒,身为父亲马上调配最好的药草让他们服下,他的儿子们当中,有些人神志清醒,他们的病痛便痊愈了。有些人因为毒气深入,使其原本清净的心识丧失了,却不认为是好药而拒绝服用。

为了要救这些儿子,这位父亲就对儿子们说:‘我如今已经老了,身体衰弱,死期已到。这些良药留在这儿可以取而服之。’留下这番教诲之后,这位父亲又到其它国家去了,接着他又派一位使者回来,对儿子们说:‘你们父亲已经去世了。’ 儿子们由于悲伤终于醒悟,服下父亲所留之药都已痊愈。

这里的医师
父亲,比喻如来;孩子们,比喻众生。有些众生无知,中贪、瞋、痴、或其他的毒,心即狂乱,其父设方便,令服好药,以治其病。如来为了救度众生,以方便法门权且而说将要灭度,避免众生因为经常看见如来的缘故,产生了轻慢之而心情将堕落于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之中。

2. 概要 - 各品大意

第一 序品
是本经的总序,佛说无量义经后,入无量义处三昧,天上降下种种妙华,佛的眉间白毫放大光明。弥勒菩萨因疑发问,文殊师利菩萨作答:过去诸佛宣说《法华经》前,皆现此瑞。暗示佛说此经之殊胜处有别于他经,唤起大众的注意。

第二 方便品:
此品与寿量品,是《法华经》的两大中心。世尊结束禅定,称叹诸佛智慧甚深无量,难解难入,为令声闻、缘觉二乘人断苦缚,得涅槃,佛以方便力,曾分说三乘之教,今日所说才是佛的真实教法。五千增上慢者退席,一切众生皆当作佛,实无三乘。

第三 譬喻品:
本品说明舍利弗最先领解佛意,故被授记为华光如来。佛将三界譬喻为火宅,将三乘喻为“羊、鹿、牛三车”,将一佛乘喻为“大白牛车”,以有名的“火宅喻”和“三车一车”之喻,显示“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及“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的深义。

第四 信解品:
在座的长老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等大弟子们今日听闻佛音受教,无不欢喜踊跃。佛今天说声闻弟子也将成佛,使他们感到无上的妙宝不求自得。于是, 须菩提等便说了"穷子喻",'佛'喻为大慈悲的长者、'三乘'譬喻为穷子。诸佛便于一乘佛道之中,随众生之机宜开示了三乘之法。

第五 药草喻品:
佛应四人之请,便以药草喻之“三草二木”将人天二乘譬喻为大、中、小药草,将上根、下根菩萨喻为大树和小树,将佛的平等智慧譬喻为一味之雨。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小长短诸种草木,悉受一味之雨而润泽成长,如同佛以一相一味之法,平等利益一切众生。

第六 授记品:
佛为摩訶迦叶、须菩提、迦栴延、目犍连等四大声闻授记。

- 摩訶迦叶将证果成佛、佛号为光明如来。
- 须菩提将证果成佛、佛号为名相如来。
- 迦栴延将证果成佛、佛号为阎浮那提金光如来。
- 目犍连将证果成佛、佛号为多摩罗跋栴檀香如来。

五百位大弟子也都将获得授记,于未来世,皆当成佛。


第七 化城喻品:
先说往昔为大通智胜佛时,十六王子听讲《法华经》而转为菩萨沙弥,后乃成佛。次说“化城喻”,三乘之果不外是化城,目的是以示方便, 引入佛慧。

第八 五百弟子授记品
佛为富楼那、憍陈如和五百弟子皆得授记。

- 富楼那将证果成佛,佛号为法明如来。 (十大弟子之一、「說法第一」)
- 憍陈如将证果成佛、佛号为普明如来。 (五比丘之一)
冕陀罗(阿那律)将证果成佛、佛号为普明如来。 (十大弟子之一、「天眼第一」)
- 五百弟子将依次成佛、佛号皆为普明如来。

次说“系珠喻”,五百弟子虽都怀有佛种,但未开悟,由烦恼覆藏,如衣里藏有宝珠,但因不知,故处于穷困之境。


第九 授学无学人记品:
阿难、罗睺罗和学无学二千人皆得授记。

- 阿难将证果成佛,佛号为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 (十大弟子之一、佛陀的堂弟、「多闻第一」)
- 罗睺罗将证果成佛、佛号为蹈七宝花如来。 (十大弟子之一、佛的儿子、「密行第一」)
- 小乘初果、二果、三果等有学位以及四果位无学位上的声闻弟子二千人将依次成佛、佛号皆为宝相。


第十 法师品:
佛在世或灭度后,凡随喜听闻《法华经》者均授予成佛的记别。

谤此经者比毁谤佛的罪过还要重、赞美此经者比合掌赞佛者的福报更大。

譬如有人干渴需水,在一高原上挖井。当挖出的土依然十分干燥时,他知道离水尚远。当他继续挖凿,渐渐看到湿土甚至泥土时,他坚定水很近了。如果没有听闻、没有理解、没有修习这部《法华经》,这些人离至高无上、圆融无碍的正觉境界尚远。但如果能够听闻、理解、思维、修习这部经,这些人离至高无上的正觉境界已很近了。

如果能跟随喜欢讲说《法华经》的法师修学,而且能把此经的妙理解释得圆融无碍,光光相照,孔孔相通,无有任何矛盾之处,将来即可得见如恒河沙数之多的如来佛。


第十一 见宝塔品:
多宝如来佛塔从地涌出,证明尊所说真实不虚。释迦如来以神力,三变净土,在这个娑婆世界的宝塔周围八个方向变出各有四百万亿那由他那样多的国土,让来自十方国土的释迦牟尼佛分身的化佛充满在每一国土之中。世尊在虚空之中开多宝佛塔,多宝如来分半座与世尊同座。 此时,释迦牟尼佛普告四众弟子们他不久将入涅槃,想将这部《妙法莲华经》托付于人,希望有人能担此大任,使这部微妙之法永远流传于世!

第十二 提婆达多品:
释迦牟尼佛在过去无量劫中,转生为人间的国王,为追求《法华经》的妙理,终身侍奉仙人,并向仙人精勤习法,终于证果成佛。那时的那位仙人就是今天的提婆达多,正是因为当初跟随提婆达多这位良师益友的缘故,这位提婆达多再过无量劫当会证果成佛。

文殊入龙宫说《法华经》,八岁龙女闻经即身成佛,证明《法华经》功德广大。

第十三 劝持品:
药王、大乐说和两万菩萨,各各发愿弘扬《法华经》。被授记的五百阿罗汉,小乘初果、二果、三果等有学位和四果无学位上的比丘尼共六千人及学无学八千人,以及八十万亿那由他无数菩萨,皆誓愿弘此经典。

第十四 安乐行品:
文殊师利菩萨请问末世持经的方法,佛告以四安乐行如下;
- 身 (修行与离权势)、
- 口 (离说轻慢讚毁等语)、
- 意 (离嫉諂等过,修养自心)、
- 誓愿 (发愿令人悟入此经的妙义)。
并以转轮圣王髻中明珠罕见授人来譬喻佛不轻易讲说经中最尊最胜的《法华经》。


第十五 从地涌出品:
众多菩萨及其眷属从地涌出向多宝、释迦如来礼拜。大众疑惑,佛告诉弥勒,此菩萨眾皆是佛於娑婆所化而发心者。

第十六 如来寿量品:
佛应弥勒之请而说,实际上自成佛以来,已过了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的时间。佛说要入涅槃,并非真实的灭度,而只是方便说法,以便教化众生罢了。以良医之譬喻说明为救众生而示现方便,为使众生不起懈怠之念,故示现灭度。

第十七 分别功德品:

若有众生听说如来佛的寿命如此长久,并在佛灭度之后受持、读诵、书写、讲说此经, 亦皆获诸功德。

第十八 随喜功德品:
释迦牟尼佛告诉弥勒菩萨说,了这部《法华经》之后,能够身心顺从,欢喜信奉,根据自己的能力,向另外的人传授此经能随喜无量无边功德。

第十九 法师功德品:
佛对常精进菩萨说:“如果善男子、善女人;
- 受持、
- 读诵、
- 解说、
- 书写 这部《法华经》, 能使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无染

第二十 常不轻菩萨品
有一位修菩萨法门的比丘,名叫'常不轻',他见人便对他们施行礼叩拜说道:"我不敢轻慢你们,你们皆可以成佛"。众人有时用手杖、木条、瓦块、石头等打他,但他从不生气发怒,始终如一,并教化了千万亿个众生,从而获得六根清净的神通之力,最终迅速成就了佛道。

第廿一 如来神力品:
佛出广长舌相,放毛孔光。以此神力,为嘱付灭后传此经,捷要地说此经功德。此经所在之处就是道场,诸佛在此处成道、转法轮,并在此处涅槃。


第廿二 嘱累品:
此品为对诸菩萨'总付嘱',三摸众菩萨顶而嘱付他们应当专一其心地流布此《法华经》,使众生受益,从而产生欢喜之心。

第廿三 药王菩萨本事品
详说佛灭后弘此经的必要及弘经的功德。本品举出药王菩萨过去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烧臂供养,以报答听日月净明德佛讲《法华经》之恩。

第廿四 妙音菩萨品:
妙音菩萨从东方净光庄严国来到灵鹫山,礼拜释尊及多宝佛塔,以显宣说《法华经》的重要意义。

第廿五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佛为'无尽意菩萨'解说'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因缘,和他怎样游历这个娑婆世界?怎样为众生说法?他教化众生的方便神力是怎样的?

观世音菩萨能在众生遇到恐怖与危急、灾难之时,把十四种无畏布施给众生,那些身处苦恼的人都能得到十二种解脱。


第廿六 陀罗尼品:
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四大天王中守护北方世界的毗沙门天王与守护东方世界的持国天王、及十位罗刹女与鬼母及其儿子与眷属, 都会为演说、读诵、受持《法华经》的法师陀各说一些咒语,来护持及守护他们身心得到安稳,远离各种衰退与祸患,消除各种害人的毒药,不会为恶鬼所扰乱。

第廿七 妙庄严王本事品:
述说药王、药上二菩萨的往昔事迹,他们为净藏、净眼二王子时,劝父母归依其师云雷音王佛,使他们听讲《法华经》的大善因缘,以显示遇佛、听《法华经》之难得。

第廿八 普贤菩萨劝发品
佛为普贤说佛灭度后得《法华经》的四个方法。此四法是;
        - 得到诸佛的加持;

        - 广积功德;
        - 进入破除颠倒妄想、进入正定;
        - 发下救度一切众生的誓愿。
普贤即发愿守护受持此经者。


注: 由于我个人的佛学知识和经验尚浅,除了结缘语是个人学习后的感言和心得外,每一期介绍的资料和内容都是参考及取自于多方的佛教网站,然后总汇其资料并在文字内容的安排作了一个方便性及渐进性阅读的方式和介绍而使读者易懂受惠。

但若有误述,不妥或触及版权问题,敬请相告及指明并将会马上纠正、感恩。

另一方面,经典有许多神通的描述,若有人不能苟同或接受,请停止阅读或请教大德法师,由于我个人未到修证境界而不方便回答

结缘语

敦煌莫高窟与妙法莲华经的因缘 Facebook

今年4月在中国敦煌的莫高窟邂逅了《妙法莲华经》、简称为 《法华经》, 又刚巧朋友介绍,于10月25日有幸参观了最后一天在艺术之家(旧国会大厦)举行的法华经展而再次认识了《法华经》,过后此经不断浮现在脑海中便就略读了整部经典。

《法华经》也被誉为「经中之王」或「众经之首」,是一部大经典,此经似乎已经超出了我的理解与领悟范畴,但经过几番的思索考量和权衡斟酌之下,最后决定要把此经作个善巧的整理和简单的介绍在网誌中,包括经典里的精彩有趣的比喻故事,目的是让有缘人看了能够对《法华经》感到兴趣并开始认识与接触此经, 然后就一切随缘进修或共修。

《法华经》总共有28品,每月(1号及15号)各介绍一品,1年又2个月的介绍历程,今天只推出 (简介与概要)的介绍,简短概述整部经典思维和内容。

介绍中,若有误述,不妥或触及版权问题,敬请相告及指明并将会马上纠正。感恩

《法华经》"第一品. 序品" 将于2017年12月15日发布。